top of page

FOLLOW ME:

  • Facebook - Grey Circle
  • Instagram - Grey Circle
  • YouTube - Grey Circle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澳洲 • 墨爾本 - 維多利亞式建築 Victorian House In Melbourne


墨爾本在各種旅遊評比的資訊中,時常被公認是澳洲最具靈魂的城市。 她雖然沒有像雪梨一樣有歌劇院可以一支獨秀代表的現代建築,

但這個城市豐滿的文化氣息、古典建築、舒適天氣以及和善的人文,

都是描繪她的樣貌以及來往的人對於她的感受體驗,

絕對不遜色於雪梨把持歌劇院的傲嬌之美。 . 對於美和深度相當執著的亞勳勾,

在墨爾本生活邁入了第四個月,逢人總說這真的是個很水很適合「人」居住的地方,

認真喜歡她! . 墨爾本乾燥的氣候,不管氣溫高或低,搭配上高緯度的陽光,

總是讓人感受怡人chilling(雖然時常日溫差高達十五至二十度的瘋癲);

人與人的互動相對友善與親切更是敬重專業,

沒有斤斤計較的針鋒相對,是個工作可以有絕對尊嚴的地方;

人們的美學素養極高,打扮有形特色、建築物簡潔有力素美,

看在眼裡一切讓人賞心悅目;

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與文化,

每個人可以非常自信地呈現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不擔心異樣眼光和輿論。 這些生活中的感受都是會讓生活在此的人,逐漸著迷甚至離不開的原因。 . 除此之外,墨爾本其實最令我瘋狂迷戀的,

是每個小區裡的一幢幢小屋建築都在對我說著故事(鬧鬼嗎?🙈),

時常很想每個房子都給他闖入(然後就被逮捕了)。 也是我非常想要分享的主題「維多利亞式風格建築(Victorian House)」。

---------------------------------

目前亞勳勾在澳洲旅遊過的地方有布里斯本、雪梨和現居的墨爾本,

根據觀察和淺薄的資料爬梳,

這三個城市規劃的中心商業區CBD(Commercial Business District)模式非常地明顯。

整個城市以市中心CBD為同心圓發展,

在中心商業區中,公寓住宅大廈、辦公大樓以及百貨購物中心林立,

往外圍則是各個衛星小區(suburb),這些附近小區距離市中心不遠,

搭電車頂多十五至三十分鐘就可以到達,甚至慢慢散步都很可以,

而這樣的城市規劃與發展,是西方國家與台灣甚至亞洲大都市,

非常不同的都市規劃呈現。 . CBD外的小區,通常在住宅區中會有一條街道為主幹道,而這就會是該區的商業中心,

在這條街上有銀行、咖啡廳、便利商店、超市、餐廳、精品店等,

過了這條街後以及這條街的兩翼外,就是完全生活住宅。

在住宅區裡面基本上不會找到店家商家,

這與亞洲城市的“住商混合“模式有著天壤之別。 .

墨爾本令亞勳勾最為著迷無法屏息(就這麼浮誇😍🥰😘)的就是這些小區了,

South Melbourne/South Yarra/Carlton/Fitzory,

這些小區裡面的住宅房子大都非常古樸精緻可愛,

通常是一層樓的平房(頂多兩層樓)。

而這些小屋多是已經非常具有歷史的維多利亞式房屋(Victorian House)。

每棟小屋整齊排列林立,每戶都將自己的門前的庭園整理打掃得乾淨整齊,

建築物件上的門前柵欄、窗花和屋簷裝飾像是幫房屋穿戴上飾品一般,

極簡樸素的美再畫龍點睛。 每當走在小區裡面看著這些老屋時的心情,是既生氣又開心的怪異感,

像是戀愛初期蝴蝶在胃裡翻騰的那種感受(你懂嗎!),

我會發瘋對空氣大吼「齁呦煩捏!」,覺得怎麼會有這麼漂亮的地方存在啦!

為什麼我不是生活在這邊啦!(這人真的有病🐷🤡😱💋) . 而先前有機會進到維氏房屋內參觀,裡頭的空間感不大,

但木頭的房屋的唧嘎聲和可愛精緻的門窗,

真的都令我非常迷戀嚮往(我本來就是老屋控),

幾乎每棟小屋正樓與後頭倉儲間都有自己的小中庭,

屋主偶爾羞揪三五好友到家就會在這邊或坐或站談天飲酒,

這樣的空間氛圍與互動給我的感受是非常地道的生活樣貌與態度。 . 而墨爾本市中心附近為何會林立這麼多的小區呢?🤔 又為何這些小區裡的老屋會是維多利亞是的平房呢?🤔 這與十九世紀中百年前開始的“淘金熱”有很大的關係!😱 . 美國的San Francisco在華人的口中被稱為舊金山,

源自於19世紀初這裡是美國加州淘金潮的中心地區,

早期華人移工到美國淘金後多居住於此,於是稱之為「金山」。 十九世紀中期(1850 -),美國的金山逐漸沒落,

澳洲墨爾本卻發現了大量的金礦,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批人口紛紛轉而移民至此,

英國、愛爾蘭、德國、義大利、荷蘭等,當然也包括中國的移工。

於是墨爾本在華人世界中相較於過去的美國金山是一個新的淘寶地,

因此被稱作了“新金山”,而美國的San Francisco也就變成了“舊金山”。 . 墨爾本市鎮周邊各區均發現並開始開採金礦,

使得墨爾本周遭的小鎮快速發展也相繼林立,

而當時在建築風格上正是流行維多利亞樣式,

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在墨爾本市中心外的小區仍可以看見大量且保存良好的維式建築!

– 原因來自於百年前的淘金熱。(螢光筆畫重點) .

墨爾本眾多的維多利亞式建築, 是全球數量僅次於英國倫敦的所在。 維多利亞式房屋(Victorian house),

是指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1837-1901),出現的特殊住宅風格。

這時期英國國力突飛猛進,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

英國人民的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對於住宅也越發追求精美,

同時物資(如木頭建材、鋼鐵建材)也開始大量且穩定的生產供應市場需求。 . 1880 至1910年間,墨爾本近區隨著鐵路的擴展,

即使近郊也因交通便捷關係,能買到價廉物美的木製、鋼鐵製的建材,

於是人們開始紛紛把自己居住的普通房屋改建成了後來叫做「平民維多利亞式」(Folk Victorians)的房屋。

人們追求精緻的裝飾以及材料資源的豐富,醞釀衍伸了不同於以往的建築風格,

至今仍影響著住宅設計,儼然她是一種風格與態度。 . 維多利亞式房屋大多具有下列特徵: 尖尖的屋頂窗戶伸出了房屋的牆壁屋外,有欄杆圍繞的走廊和陽台,

而且有屋頂覆蓋外牆覆以魚鱗般的木片建有一座尖塔屋頂上還有窗戶伸出,

上覆屋頂圓形或方形的立柱精細的裝飾。 這種房屋通常是L形的或正方形的,前面突出來。

平民維多利亞式常在前門廊用很多紡錘形的裝飾,在屋簷底下加上支架。

因為體型小,結構對稱,容易構建,造價相對便宜,所以中產階級也負擔得起。 . 維多利亞式的老屋給了墨爾本渾然天成的懷舊卻清新的氛圍,

騎著腳踏車或漫步在小區聽著老屋們對我說歷史,

是我假日最愛的活動之一,累了就走到主幹道上找間咖啡廳,

just chilling just enjoy & fall in love with it❤️ .

PS澳洲的首都坎培拉 1850年代,英國設立維多利亞殖民區期間,擇定墨爾本為殖民區的府城。

1901年澳洲聯邦脫離英國母國獨立時,墨爾本已經是全國的金融與文化中心,

澳洲聯邦議會的駐地也在墨爾本。

然而當時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雪梨人口其實已經超越墨爾本,

工商業的發展也略高於墨爾本,雙城都力爭聯邦首都的地位,使定都的問題陷入僵局。

為了平衡雙城之爭,1900年通過的澳大利亞憲法規定首都應設於雪梨所在的新南威爾斯境內但必須距離雪梨至少200英里。

最後澳洲在1908年決議將首都設在相當於雙城之間的坎培拉。

不過其實遲至1927年,澳洲國會才真正從墨爾本遷往坎培拉。


bottom of page